有了思路方向之后,李素也不犹豫,就吩咐周炳:
“周先生,我看目前你们炼铁时给燃料鼓的风,都是直接鼓入冷风。能不能把风箱加大,鼓进去的风先到一段预热的炉窑里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在外面用火井的火气或者是泥炭给这个储气窑预热一下。
等风也热到一定程度后,再吹到要炼铁水的主炉子里?目前主炉的炉温之所以只比纯铜熔点高一成,很难再提上去,我觉得关键就是吹进去助燃的冷风本身太冷了,带走了太多热量。要是助燃风本身就是热的,炉温再热一成恐怕也不难。”
这个招数其实古人自己后来也能慢慢总结出来——这一点从炼铁工艺上很难找到直接证据,但是从陶瓷业的发展上却有明确铁证。
汉朝的时候,之所以烧瓷的窑烧出来的都是泛着土黄色釉的原始瓷,而不是唐宋时候的纯青色青瓷,原因也是炉温不够。
后来唐宋烧纯青瓷,靠的就是把烧窑的鼓风先预热一下再鼓进去,减少热量损失。宋朝的“天青色汝窑”那么成熟,可见当时窑的炉温至少一千三四百度了。
而同一个时代,不管烧什么窑,在追求极限温度时,其实都是相通的。汉朝的炼铁熔炉只能烧到一千两百度,所以原始瓷窑也是一千二。唐宋炼铁有一千三四,烧瓷自然也是一千三四。
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一千两百度的炉温瓶颈极限,当然不难突破了。
周炳听了李素的建议,却如晴天霹雳,忽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把烧火的风从冷风变成热风……吹进炉膛之前先‘烧风’?奇才……真是奇才之想!咱马上就试!给我三天时间,修改一下炉膛前面的鼓风口,加一个存风的炉膛。”
具体施工细节李素就不去过问了,反正他就是提供“尽量提升炉温,尽量延缓铁水越来越纯后、熔点也越来越高而提前凝固”这个思路,具体怎么操作,是工匠的事情。
这一点做到之后,等铁水温度越来越高、最后环节再加什么新的还原剂除磷除硫除碳,就让工匠们慢慢琢磨那些微调的配方吧。李素就算知道化学方程式,他也不知道如何在自然界找到纯度足够的还原剂载体,只有工匠能搞定。
……
李素就带着诸葛亮,以观察分析为主,指点江山为辅,静静观摩了几天,等鼓风预热炉改造完成后,又验收了一次。
这次的结果果然好很多,周炳带着徒弟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炼了一锅铁水。周炳完全靠目测火焰和铁水的颜色变化来估计温度,说是“至少比铜的熔化炉温还高两成”。李素在心中默默折算,确认是至少一千三百多度了。
劣质铁水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不断地析出熔渣,都是碳和磷硫的杂质,变得越来越纯澈,原本早就应该因为纯度过高而凝固了,现在却依然继续反应,直到再也析不出磷硫,剩下的绝大多数杂质都是碳时,才凝固成红热状态。
“太快了!老朽炼了三十多年铁,没见过杂质从渣里逼出来这么快的!当初在荥阳炉炼铁的时候,这些能烧出鬼火的杂质得烧上一整天才能逼出来!”
周炳看到结果时,惊叹得简直如痴如醉。
而作为太守的陈实,跟着李素一起观摩,也是不明觉厉。他完全不懂原理,但这不妨碍陈实觉得李素触类旁通。
李素也不骄傲,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只是淡然吩咐工匠们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努力。
视察完之后,李素想起考验一下跟在身边若有所思的诸葛亮:“阿亮,你倒是说说,提高炉温就能让炼铁加速,让铁水不凝,就能让生产变快,从中学到了什么通用的道理?”
诸葛亮也没有从刚才的悠然神往中回过神来呢,他脑内高速反思,沉寂良久,才如暮鼓晨钟般有所醒悟:
“李师,这几天的所见,让我响起了一个事儿。你可还记得,两个月前,你带我去郫县的茶楼澡堂、碾坊锻坊各处游历。走到一处营生不佳的碾坊时,你告诉我,那座碾坊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周边百姓肯来碾米,所以活儿接不满,偶尔还接点磨面的活。
还说,自从开了磨面的作坊后,就要求做工之人注意防火,磨面不能随便扬尘扑粉,否则面粉也会爆炸——后来,你还亲自找了个安全的屋子,给我演示了面粉爆炸的威力,还说那是面粉与天地之气混合不匀,所以威力不大。要是彻底搅合均匀,把磨坊炸毁也是有可能的。
前几天,路过自贡的时候,你又带我参观了火气井煮盐,还特地教了我如何鉴别输送火气的竹管有没有漏气,还说火气一旦泄露,与天气间之气混合,也会爆炸,混合得越充分均匀爆炸起来越猛烈。还特地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给我演示火气爆炸……”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李素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地先说了两个自腊月农闲以来,李素带他阅历四方时讲到的例子。
而李素虽然没听到自己要的答案,却也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思路,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所以,你的结论是什么?”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总结道:“今日再看了从古至今的炼铁之法,加上李师您曾教我的‘天下万物分固液气三态’,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天地万物转化之道,以两种气相混相合,加以诱因,转化最快,便如火气与天气空气混合。
其次,便是气液混合、气粉混合,那液态之物,最好也要细如云雾,固态则细若烟粉,越细越快。
再次之,便是两液相混、加以诱因,再次固态的粉与液体相混,再次两粉相混,最慢便是如百炼钢之法,两固态相混,而且其材料连粉都不是,只有大块。如此,只有两固接触之面才能转化变化,极为缓慢。
万物转化之法的生产,要想加快其速,就要设法变固为粉,变粉为液,变液为气,充分搅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得越均匀则万物转化越快。”
李素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虽然没法教诸葛亮化学,但他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朴素总纲:两种反应物混合越均匀、接触面积越大越充分,反应越快。
李素此番跟周炳等工匠改良的炼铁效率,其实原理跟“一克整块的金属钠丢进水里,要十秒钟才能彻底烧尽变成烧碱”,而“一克钠粉丢进水里,三秒钟就反应完成”是一样的。
而诸葛亮的思路越来越奔放,因为他没有化学的束缚,想象力简直丰富到随意推演不受拘束。在李素已经嘉许满意之后,诸葛亮继续滔滔不绝地说:
“李师,我还觉得,这万物转化之道,在速度快慢上,其实和兵法颇有相通之处:两块物质相互转化,便如两军交战,一方为我,一方为敌。未转化之前,便是两支生机勃勃的军队,转化完成之后,就像是两军厮杀结束,尽数化作伏尸。
两块固态之物相击转化,便如两支军队堂堂列阵而战,只有前排的士卒能够杀死敌军和被敌人所杀,要前排战死倒下之后,后排才能投入搏杀,继续换命转化。
而液态气态之物相互混合转化,便如两军尚未开战之前,就已阵型松散,互相错杂,每个士兵都已经与潜在的敌军士兵相邻。而一旦那个转化的诱因到来,便如金鼓齐鸣、双方一起得令互相砍杀。此时人人都能立刻够到敌人,都能杀敌与被杀,不用数息便是全军死绝……”
李素一阵错愕:幸亏我还没教你分子原子的概念,否则你丫是不是要把分子比作一个个士兵、把原子比作一个个器官了?
你这是什么奇葩的脑洞和联想能力哦,带你看个粉尘和气体爆炸以及炼铁,至于这么邪道地举一反三嘛……
李素连忙稍微帮忙把正一下方向盘、稍微踩踩教练席上的刹车:“停停停……阿亮,你刚才说的那些,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这个比喻,还是略微有所歧义的。你有这个心格物致知是好事,但千万不要似是而非,免得强不知以为知尚不自知。”
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自省地说:“我这些比喻确实鲁莽了,似是而非之处,还请李师教我……”
“这……”李素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用自己的语言,把“天地万物是由几个级别的基本粒子构成的”这种简单哲学思想,跟诸葛亮讨论讨论。
毕竟他也不好直接报答案,没有实验数据的支持,也不好铁口直断,只能是哲学化一点。
但别说,诸葛亮居然还听懂了“分子/原子”的哲学模型,觉得挺有道理的。
“靠……要不要接受得这么快,下次我还教什么。”李素也是捏了把汗,好悬没有带偏。为此,他也一再告诫,
“阿亮,千万别觉得我说的就一定对。探查万物要以格物致知为要,我们如今观察万事万物的手段,受所假之器具限制,未必能看到天道的本源真相。
比如古人没有火齐镜,他们就看不到秋毫之末的绒毛结构与雪花相似,我们今天的人能看到,不是我们智识高于古人,只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那些我们现在还看不清的东西,也不要根据经验就铁口直断一定是如何。将来有了新的观察条件,如果观察到的结果与我们的粗略经验不符,我们也要时时刻刻保持虚心接受才对。学不可以已呐!”
李素也是实在没法组织词了,只好搬《荀子》曰过的话来敲打。
这一盆凉水总算是足够到位,把诸葛亮自以为又看穿了万物变化规律的骄傲收了回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周先生,我看目前你们炼铁时给燃料鼓的风,都是直接鼓入冷风。能不能把风箱加大,鼓进去的风先到一段预热的炉窑里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在外面用火井的火气或者是泥炭给这个储气窑预热一下。
等风也热到一定程度后,再吹到要炼铁水的主炉子里?目前主炉的炉温之所以只比纯铜熔点高一成,很难再提上去,我觉得关键就是吹进去助燃的冷风本身太冷了,带走了太多热量。要是助燃风本身就是热的,炉温再热一成恐怕也不难。”
这个招数其实古人自己后来也能慢慢总结出来——这一点从炼铁工艺上很难找到直接证据,但是从陶瓷业的发展上却有明确铁证。
汉朝的时候,之所以烧瓷的窑烧出来的都是泛着土黄色釉的原始瓷,而不是唐宋时候的纯青色青瓷,原因也是炉温不够。
后来唐宋烧纯青瓷,靠的就是把烧窑的鼓风先预热一下再鼓进去,减少热量损失。宋朝的“天青色汝窑”那么成熟,可见当时窑的炉温至少一千三四百度了。
而同一个时代,不管烧什么窑,在追求极限温度时,其实都是相通的。汉朝的炼铁熔炉只能烧到一千两百度,所以原始瓷窑也是一千二。唐宋炼铁有一千三四,烧瓷自然也是一千三四。
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一千两百度的炉温瓶颈极限,当然不难突破了。
周炳听了李素的建议,却如晴天霹雳,忽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把烧火的风从冷风变成热风……吹进炉膛之前先‘烧风’?奇才……真是奇才之想!咱马上就试!给我三天时间,修改一下炉膛前面的鼓风口,加一个存风的炉膛。”
具体施工细节李素就不去过问了,反正他就是提供“尽量提升炉温,尽量延缓铁水越来越纯后、熔点也越来越高而提前凝固”这个思路,具体怎么操作,是工匠的事情。
这一点做到之后,等铁水温度越来越高、最后环节再加什么新的还原剂除磷除硫除碳,就让工匠们慢慢琢磨那些微调的配方吧。李素就算知道化学方程式,他也不知道如何在自然界找到纯度足够的还原剂载体,只有工匠能搞定。
……
李素就带着诸葛亮,以观察分析为主,指点江山为辅,静静观摩了几天,等鼓风预热炉改造完成后,又验收了一次。
这次的结果果然好很多,周炳带着徒弟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炼了一锅铁水。周炳完全靠目测火焰和铁水的颜色变化来估计温度,说是“至少比铜的熔化炉温还高两成”。李素在心中默默折算,确认是至少一千三百多度了。
劣质铁水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不断地析出熔渣,都是碳和磷硫的杂质,变得越来越纯澈,原本早就应该因为纯度过高而凝固了,现在却依然继续反应,直到再也析不出磷硫,剩下的绝大多数杂质都是碳时,才凝固成红热状态。
“太快了!老朽炼了三十多年铁,没见过杂质从渣里逼出来这么快的!当初在荥阳炉炼铁的时候,这些能烧出鬼火的杂质得烧上一整天才能逼出来!”
周炳看到结果时,惊叹得简直如痴如醉。
而作为太守的陈实,跟着李素一起观摩,也是不明觉厉。他完全不懂原理,但这不妨碍陈实觉得李素触类旁通。
李素也不骄傲,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只是淡然吩咐工匠们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努力。
视察完之后,李素想起考验一下跟在身边若有所思的诸葛亮:“阿亮,你倒是说说,提高炉温就能让炼铁加速,让铁水不凝,就能让生产变快,从中学到了什么通用的道理?”
诸葛亮也没有从刚才的悠然神往中回过神来呢,他脑内高速反思,沉寂良久,才如暮鼓晨钟般有所醒悟:
“李师,这几天的所见,让我响起了一个事儿。你可还记得,两个月前,你带我去郫县的茶楼澡堂、碾坊锻坊各处游历。走到一处营生不佳的碾坊时,你告诉我,那座碾坊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周边百姓肯来碾米,所以活儿接不满,偶尔还接点磨面的活。
还说,自从开了磨面的作坊后,就要求做工之人注意防火,磨面不能随便扬尘扑粉,否则面粉也会爆炸——后来,你还亲自找了个安全的屋子,给我演示了面粉爆炸的威力,还说那是面粉与天地之气混合不匀,所以威力不大。要是彻底搅合均匀,把磨坊炸毁也是有可能的。
前几天,路过自贡的时候,你又带我参观了火气井煮盐,还特地教了我如何鉴别输送火气的竹管有没有漏气,还说火气一旦泄露,与天气间之气混合,也会爆炸,混合得越充分均匀爆炸起来越猛烈。还特地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给我演示火气爆炸……”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李素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地先说了两个自腊月农闲以来,李素带他阅历四方时讲到的例子。
而李素虽然没听到自己要的答案,却也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思路,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所以,你的结论是什么?”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总结道:“今日再看了从古至今的炼铁之法,加上李师您曾教我的‘天下万物分固液气三态’,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天地万物转化之道,以两种气相混相合,加以诱因,转化最快,便如火气与天气空气混合。
其次,便是气液混合、气粉混合,那液态之物,最好也要细如云雾,固态则细若烟粉,越细越快。
再次之,便是两液相混、加以诱因,再次固态的粉与液体相混,再次两粉相混,最慢便是如百炼钢之法,两固态相混,而且其材料连粉都不是,只有大块。如此,只有两固接触之面才能转化变化,极为缓慢。
万物转化之法的生产,要想加快其速,就要设法变固为粉,变粉为液,变液为气,充分搅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得越均匀则万物转化越快。”
李素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虽然没法教诸葛亮化学,但他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朴素总纲:两种反应物混合越均匀、接触面积越大越充分,反应越快。
李素此番跟周炳等工匠改良的炼铁效率,其实原理跟“一克整块的金属钠丢进水里,要十秒钟才能彻底烧尽变成烧碱”,而“一克钠粉丢进水里,三秒钟就反应完成”是一样的。
而诸葛亮的思路越来越奔放,因为他没有化学的束缚,想象力简直丰富到随意推演不受拘束。在李素已经嘉许满意之后,诸葛亮继续滔滔不绝地说:
“李师,我还觉得,这万物转化之道,在速度快慢上,其实和兵法颇有相通之处:两块物质相互转化,便如两军交战,一方为我,一方为敌。未转化之前,便是两支生机勃勃的军队,转化完成之后,就像是两军厮杀结束,尽数化作伏尸。
两块固态之物相击转化,便如两支军队堂堂列阵而战,只有前排的士卒能够杀死敌军和被敌人所杀,要前排战死倒下之后,后排才能投入搏杀,继续换命转化。
而液态气态之物相互混合转化,便如两军尚未开战之前,就已阵型松散,互相错杂,每个士兵都已经与潜在的敌军士兵相邻。而一旦那个转化的诱因到来,便如金鼓齐鸣、双方一起得令互相砍杀。此时人人都能立刻够到敌人,都能杀敌与被杀,不用数息便是全军死绝……”
李素一阵错愕:幸亏我还没教你分子原子的概念,否则你丫是不是要把分子比作一个个士兵、把原子比作一个个器官了?
你这是什么奇葩的脑洞和联想能力哦,带你看个粉尘和气体爆炸以及炼铁,至于这么邪道地举一反三嘛……
李素连忙稍微帮忙把正一下方向盘、稍微踩踩教练席上的刹车:“停停停……阿亮,你刚才说的那些,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这个比喻,还是略微有所歧义的。你有这个心格物致知是好事,但千万不要似是而非,免得强不知以为知尚不自知。”
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自省地说:“我这些比喻确实鲁莽了,似是而非之处,还请李师教我……”
“这……”李素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用自己的语言,把“天地万物是由几个级别的基本粒子构成的”这种简单哲学思想,跟诸葛亮讨论讨论。
毕竟他也不好直接报答案,没有实验数据的支持,也不好铁口直断,只能是哲学化一点。
但别说,诸葛亮居然还听懂了“分子/原子”的哲学模型,觉得挺有道理的。
“靠……要不要接受得这么快,下次我还教什么。”李素也是捏了把汗,好悬没有带偏。为此,他也一再告诫,
“阿亮,千万别觉得我说的就一定对。探查万物要以格物致知为要,我们如今观察万事万物的手段,受所假之器具限制,未必能看到天道的本源真相。
比如古人没有火齐镜,他们就看不到秋毫之末的绒毛结构与雪花相似,我们今天的人能看到,不是我们智识高于古人,只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那些我们现在还看不清的东西,也不要根据经验就铁口直断一定是如何。将来有了新的观察条件,如果观察到的结果与我们的粗略经验不符,我们也要时时刻刻保持虚心接受才对。学不可以已呐!”
李素也是实在没法组织词了,只好搬《荀子》曰过的话来敲打。
这一盆凉水总算是足够到位,把诸葛亮自以为又看穿了万物变化规律的骄傲收了回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