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军与其他讨袁术诸侯之间,在南线的领土瓜分,暂时以夏口为界,陷入了平稳。

    孙策的这种态度,以及他趁机攫取的那些名义上原属刘表的领土,在扩大了孙策的领地、确保了地缘战略安全的同时,肯定也会得罪刘备,长远来看会给刘备与孙策开战的借口。

    不过,这种借口一两年内未必会爆发出来,只要孙策不做出更多主动敌意的动作、不对刘备已经吞下去的利益动手,刘备多半不会第一个对付他。

    理由么,无非是“不论刘备下一阶段是否对袁绍动手,袁绍肯定都会对刘备动手”。

    所以,刘备如果暂时装无视,不跟孙策敌对,那就是暂时先跟袁绍争天下。

    如果坚持对孙策动手,那就等于是同时跟袁绍孙策南北两线开战。

    孙策虽然不强,但只要刘备和李素有理智,就会知道两线作战肯定不如打时间差各个击破。在夏口对岸设置一定兵力防守相持,扼住江汉河口,远比南北同时两线攻势要容易的多。

    至于袁绍为什么会跟刘备开战,这已经是不需要论证的了——袁术灭亡、刘表承认刘备为正朔之后,天下总共就剩四家诸侯。

    袁绍要拥立刘和,刘备会自己称帝,剩下就是曹操、孙策。

    曹操早在当初“新.官渡之战”中被袁绍击败迫降后,就已经半附庸承认了将来要跟袁绍一起拥立刘和。等孙策也承认刘和之后,天下所有诸侯都站完队了。

    袁绍再不打刘备,就没有敌人了,不就等于白白坐等刘备继续种田壮大发展实力?

    到时候,只有两种可能性:

    刘备同时打袁曹孙;

    或者刘备先打袁曹,孙暂时看戏骑墙保存实力,自己种田发展南方豫章和闽中。

    这不是李素的外交能力不行,争取不到更好的条件,实在是刘备已经是天下第一大势力了,哪怕剩下三方彻底报团取暖,这都是有可能的。

    外交态度永远是跟实力相关的,战国时秦那么强,引来六国合纵抱团,不能说是秦的外交水平差。哪怕你后来要重新连横,那也得击败合纵的盟主才能考虑连横。

    现在的局面,就是西边半个华夏刘备一家,东边袁曹孙三家从北到南合纵,袁绍相当于合纵长。

    当然袁绍和刘备的战斗不一定会一次性就打到其中一方崩溃。因为后勤的问题,双方只会在边境要害上分胜负。胜负已分后,只要一方坚壁清野焦土退却,另一方要大纵深乘胜追击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很有可能打到“只分胜负,不决生死”的状态,就停下来。然后再考虑是补足后勤短板继续进攻,还是趁着对方有生力量空虚失去威胁的机会,再找借口收拾其他小诸侯。

    ……

    南线的“无主之地”瓜分之后,中线的袁术地盘还有最后一块肥肉没有彻底“确权”,那就是雒阳所在的河南尹,最值钱的京畿之地。

    四月下旬,袁术本人其实已经在纪灵和刘勋的掩护下,撤退通过了颍川郡、汝南郡,“迁都”到淮南寿春。

    纪灵本人是“护驾”一起跑的,还要帮袁术打先锋开路、解决小股的曹操渗透截击部队。

    而刘勋是在袁术过境后,放弃了许昌,带着自己的大部分部将和嫡系部队一起东撤的。刘勋在这一路上的角色,是为袁术断后阻挡追兵。

    纪灵、刘勋一共带走了五六万相对精锐的机动部队,加上袁术原本就驻扎在汝南和淮南的兵马,袁术放弃西半部领土后,剩下的总兵力锐减到了七八万人左右。

    相比于袁术弑君起兵时东拼西凑的十五万机动兵力、外加消灭董承后继承的董承和朱儁的人马,三月初时袁术的巅峰战力一度逼近二十万。

    结果才不到短短两个月,吞下去的全吐出来了,老本都搭进去很多,部队投降起义极多。近二十万人中的十二万都丢了,折损率达到六成。

    这十二万人里,有两万多是留在雒阳和颍川断后、结果落入包围圈的,此刻还不能算被歼灭。

    还有十万是已经灭了的。包括三万被刘备军歼灭的,三万是被刘备军策反起义、俘虏投降的。另外四万则是被袁绍曹操歼灭和俘虏、招降。

    不过,最后剩下的这四成,才算是袁术的嫡系真正实力,不是死硬跟着他混的、意志不够鉴定的,都投了,想干掉他们绝对不容易。

    袁绍在袁术往东退缩后,除了对雒阳依然有极大兴趣之外,其他方向也有点懒得下死力追击了,反而纷纷把矛头调整防备刘备。

    袁绍之所以这么干,也有他一贯贪小便宜的因素在作祟:袁绍非常清楚,把袁术的二十万人干到只剩八万人,比干掉最后的八万人,要轻松得多。

    因为前者是利用了袁术人心惶惶想要放弃一部分领地、收缩撤退,对方没有死战到底之心。而最后八万困在两淮的士兵,已经是退无可退了,要么是将领们都有参与弑君的罪孽背在身上,军官们都不敢轻易投降。

    既然如此,把最后的困兽之斗狗急跳墙之战交给曹操去扫尾,也能节约袁绍的实力。二来根据几年前的“鸿沟为界之约”,两淮大部分地区确实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袁绍把肥肉吃了把硬骨头让曹操啃,这很合理。

    袁绍目前只对还在雒阳包围圈里的肥肉感兴趣,而且也已经开始派出外交使者试图里应外合,直接体面地劝降拿下雒阳地区。

    袁绍对雒阳垂涎,刘备阵营当然也不肯放弃。在张飞带兵堵在昆阳、叶县与袁绍军相持,马超往南沿大别山圈地至夏口的情况下,刘备军在南阳盆地唯一的机动有生力量,就是赵云的部队了——

    也就是李素当初带来的荆州军,李素本人打通武关道回长安复命后,部队暂时交给赵云、高顺统领。

    赵云得到张飞的通报后,也来不及请示刘备,就把最后攻克宛城的任务交给了高顺,赵云自己分兵北上,模仿之前北伐雒阳的路线,想继续走鲁阳攻破雒阳八关的南部三关。

    可也不知道袁术留在雒阳断后牵制的部队是铁了心恐惧被刘备阵营俘获,还是袁术走的时候交代了,这些将士在守卫伊阙、太谷阻挡赵云的时候还是非常卖命的,似乎真的是打算谈好条件后体面地投降袁绍。

    赵云虽强,但正面硬攻要十天半个月内拿下洛阳周边的关隘还是很有难度的。

    至此,分赃袁术地盘的活儿,基本上看起来软骨头和肥肉都分完了,剩下的都是棘手的问题。

    ……

    东线战场分赃圈地的工作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刘备和李素在雒阳,也是有千头万绪的事儿要处理。

    一方面是刘备的称帝事宜必须要准备,这事儿在雒阳正式攻下之后,随时都会举办。快的话可能五月份之内就会发生,最慢应该也在六月初一。这些主要交给管宁郗虑程秉之类的人处理就行了。

    同时,称帝之前的造势、政治牌的争斗,对己方变法工作的整顿、对敌对阵营变法的诋毁、对天下世家大族的争取和整改,无一不需要花精力好好对待。

    另外,还有一些战俘和战犯的处理工作,需要见缝插针处置。

    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李素回到长安后的第三天。因为刘备考虑到他征战劳顿,所以这几天都没给他安排活儿,让他先回家陪陪家人,放了两天假。

    李素的嫡长子都半岁多了,但这孩子自从满月酒摆完后就没再见过父亲,直到此刻李素回来,以至于根本就认不住来。李素当然要陪妻儿熟悉一下。

    结果,假期还没过完,刘备就喊他去宫里赴宴,顺便接见一个远道而来的使者,似乎是有大事需要让他也知道一下。

    李素就跟妻子道了个歉,表示只是进宫吃顿饭,不会忙碌到的。

    到了未央宫后,直奔宣室殿,刘备居然是在宣室殿接见的外使,看来颇为郑重。

    李素观察了一下对方之后,依稀有些印象,但不太想得起来了,旁边有其他谋士提醒,他才想起来人是辽东太守糜竺麾下的田畴。

    这都八年没见了,李素忘了对方长相也很正常。

    “田子泰?为何到此,莫非是麋子仲那边出了变故?”李素心中一凛,随后也意识到确实有可能。

    因为袁术弑君之后,天下已经没了共主,袁绍想对有极大通刘嫌疑的糜竺下毒手,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袁绍的海军力量一贯不行,通过不了辽西走廊的四百里无人区实现后勤补给。

    刘备似乎已经大致听过了,只是为了让李素也知情,才示意田畴再说一遍。

    田畴就把他千辛万苦来出使请求恩准的前因后果,彻底说了一遍。

    “自从袁术弑君之后,从二月下旬开始,就风闻袁绍和曹操在筹备将来把辽东也拿下,糜府君深为忧虑。

    袁绍的海船水师原本很弱,不足为惧,但曹操自从两三年前发展航海、征服三韩之后,投入很大,如今在黄海上的战船实力,已经不容小觑。

    还有吴郡名门陆氏投靠曹操后,既帮曹操造船,又在曹操处寻求出仕。陆家有个少年海船指挥,名叫陆逊的(设定已经改名,就不用陆议了),今年一十六岁,居然已经能统领战船出海。

    二月底时,曹操从三韩之地北上,与糜府君的带方、乐浪郡军屯发生冲突。我军陆战不敌曹操,浿水(大同江)以南的带方郡落入曹操之手。

    目前曹操还没有继续北上的意图,因为浿水以北的乐浪也多有山区难行,但糜府君无法保证什么时候曹操还会继续北侵。所以糜府君三月初就派出商船队南下,顺便带了我等,想择机出使跟大王说明情况。

    黄河没法走,沿途都是袁绍的巡查,我们只好走长江、绕汉水。一来长江宽阔,快船偷越难以被拦截。二来孙策如今跟大王依然和睦,想来也不至于做出得罪大王截使的事儿。”

    李素在脑子里复盘了一下地图,原本曹操应该是在朝鲜半岛汉江以南的地区,而现在推进到了大同江以南。那就相当于后世韩国汉城与朝鲜平壤之间的土地都被曹操占了。

    这片土地南北纵深应该有三百里,东西横向宽度与朝鲜半岛宽度相同,西部沿海的一半都是值钱的农垦区,东部一半则是山区。

    这么算来,糜竺的形势还确实挺危急的,毕竟糜竺陆战实力不咋地,他就是个商人,全靠徐荣帮他打仗。徐荣年轻的时候虽然挺强,原本历史上也击败过孙坚和曹操,但那毕竟是年轻时经验还不丰富的曹、孙。现在曹操历战多年精兵强将也多,徐荣肯定也顶不住。

    再说徐荣历史上192年就战死了,现在活到了197年,也已经有些衰老了,战力不能跟壮年巅峰比。徐荣的年龄介于段煨和李傕郭汜之间,今年也五十出头了。

    李素捋顺了糜竺的遭遇后,就顺势追问:“那麋子仲是派来求援么?辽东远隔,怕是难救,唉……”

    田畴看了看李素,又看了看刘备,这才跪下把糜竺的正式请求跟刘备和盘托出:

    “糜府君其实知道大王无法救他,所以此番前来,是想向大王请求赦免,恩准他身在袁营心在汉,表面上对袁绍服软,以免辽东刀兵再起生灵涂炭,但他不会出兵帮袁绍与大王为敌。”

    刘备终究还是仁厚之人,听了田畴转述的糜竺苦衷,稍微想了想,慷慨地说:“孤当然不会为难他,此事是孤力所不及,不能救援他。此孤负他,非他负孤。

    他孤军无援想趁着还没彻底跟袁绍开战,主动求附庸,也是应该的。只怕他名义臣服而不出力,袁绍也容不得他。不过不论如何,只要将来孤消灭袁绍、光复幽州、饮马辽河,他麋子仲及时重新反正,就还是我对大汉功臣。”

    刘备这番话,完全跟他历史上夷陵之战后、黄权被隔绝在江北导致投曹,刘备赦免黄权投降之罪时的操作差不多。

    刘备向来觉得既然是自己救不了兄弟,让兄弟忍辱负重假装投敌,那都是可以赦免的。就跟历史上关羽暂时投曹差不多。刘备这是对自己的团队凝聚力有信心。

    不过田畴见刘备答应了,还是非常诧异,他原本还担心要苦口婆心卖惨求告很久,没想到刘备那么干脆,搞得田畴自己都很感动。

    田畴连忙说:“此事请大王放心,糜府君已经想了办法。他会派人携厚礼到邺城,重贿袁绍身边谋士许攸,连带沮授也会稍稍打点——听说沮授跟大王有旧,哪怕他为袁绍的利益考虑,肯定也不会希望见到双输的局面。

    然后,糜府君会提出一个数额,辽东承认燕王为正朔、附庸于袁绍后,因道路险远,东朝又没有‘租庸调输法’,边地钱粮税赋要调运到中枢,往往靡费巨大。

    所以,糜府君恳请以每年五千万钱为限,提供钱帛或昂贵军需,运到邺城交付,算是辽东百姓每年的纳税和徭役、为朝廷所用。袁绍自己如果来辽东统治,或许征税能够达到此数的两三倍,但他也绝对无法把那么多东西调运到邺城的。”

    糜竺这个条件的设想,让李素听了眼前一亮。

    这等于是“包税制附庸”,而且还是承包运输。你袁绍自己来统治,搜刮压榨走的东西肯定没那么多,百姓负担却还更重,所以袁绍真犯不着来生灵涂炭。

    当初汉灵帝的时候,辽东地区一年给幽州和朝廷上贡的全部收益,也不过两三千万钱。当然那时候辽东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现在已经被糜竺经营到百万人以上了(包括乐浪)

    糜竺是商人,就要发挥商人的优势,他组织海运的损耗比袁绍更少,袁绍肯定乐于接受这种包税制自治。

    而且糜竺这么干,还可以帮袁绍缓解治下外州士绅呼吁“租庸调输法”改革减负的呼声,因为最偏远的辽东已经包税制试点了。

    辽东对袁绍的价值,就是以后每年白给五千万火星税收。跟P社游戏“钢铁雄心”里的火星GDP似的。

    刘备想了想,这也是糜竺不被灭的最好选择了,在几年内都救不了对方的情况下,只能如此,总比跟曹操打一仗被曹操吞了好。

    “孤准了,子泰,你回去好言抚慰,让子仲不要心怀愧疚。是孤对不起他,将来他还是大汉忠臣,别人攻讦他孤也会为他正名的,证实他是奉旨与敌虚与委蛇、暂时诈降。”刘备坦然说道。

    田畴一愣:“此事……不用再群臣商议么?我看今日只有右将军在,其余荀公达钟元常都……”

    刘备:“所知人多则不密,那不害了麋子仲么,这种事情,当然孤和伯雅私聊便能决断了。”

    田畴感动流涕:“大王厚恩,臣铭感五内。臣告退。”

    刘备:“回来!”

    田畴一愣,还以为刘备有什么改变主意了的附加条件。

    刘备:“急什么,等一会儿,我让人把子仲之子糜威喊来。既然做戏就要做全套,要是子仲还把嫡长子留在孤这儿为质,袁绍怎么肯信他已经彻底‘洗心革面’。

    糜威你们带走,到时候就对外宣称说你们与孤决裂,是偷偷救走的,袁绍就不会为难你们了——不过注意别演过了,要是到时候糜威又被袁绍威逼送去邺城为质,那可就不美了。你们当柔则柔,当刚则刚,就说两边都不肯留人质,把孤这儿的人质偷走已经是你们能接受的极限了。”

    田畴直接傻眼了:“大……大王,这是连人质都不需要了?”

    刘备走到田畴面前,傲然拍拍他的肩膀:“子泰,你这是对孤的得人心程度有所怀疑啊。放心,孤都不怕,你们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