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卫将军领司空事
河东战场上,诸葛亮最后是在六月初三结束了攻克闻喜县、收复湅水流域全部城池的战役,并把张辽的残部逼退到东垣,双方隔着中条山对峙。
略微修整了两三天,安民救火修复城池,把诸事安排妥当后,诸葛亮留下了张任守城,同时徐晃回到郡治安邑固守、为第一线的张任背后提供一个支撑点。
之前带来的援军兵力,也大半留下,继续协助防守地方。诸葛亮本人只是带着典韦和一部分骑兵部队,回长安献俘报功。
一行人六月初六启程,水路顺流而下两日即抵达蒲坂津,渡过黄河进入渭水,又走了三天,在十一日抵达长安。距离刘备的登基大典,还有将近二十天,时间很是宽裕。
刘备现在还没称帝,在“礼贤下士”的问题上也没那么多避忌,所以亲自出城迎接。
不过诸葛亮毕竟年轻,地位也不能跟关羽相比,所以不可能跟迎关羽时那样出城百里迎至新丰。只能是出城三十里,不渡过灞水,在灞上等候。
刘备姿态诚恳地感谢了诸葛亮首战即获奇功、不但破了贾诩,还为关羽的成功撤退提供了决定性的辅助。
言谈之间,刘备连连嘉许,这才想起诸葛亮因为还差几个月才十八,至今没有取字,便问起这事儿。
诸葛亮也坦言,说兄长曾和他讨论过取字的事儿,只是年岁未到所以没用。刘备就问诸葛瑾和他商量的字是什么,让他赶紧用,诸葛亮才总算是正式有字“孔明”。
拖不得啊,当初马超就是拖了许久,因为年纪不到没字,结果都立了两场战功,明明都能顶门立户了还拖着,逼得刘备给他赐了字。
诸葛亮现在各方面都立过一些功劳了,眼看要身居显职,没个字成何体统。
这一幕,看得其他陪刘备来迎接凯旋之师的文官颇为羡慕:因为上赶着要给高位升官发财,才火线取字,这是何等荣耀。
聊完这些嘘寒问暖和感谢之后,诸葛亮才请示该如何交接处置贾诩。
贾诩被押在囚车里,神情委顿,这些天都没怎么吃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当众弃市的羞辱,打算提前饿死自己。
刘备看了一眼,义正词严地宣判:“此贼仅当年教唆李傕郭汜谋反之罪,便当族诛。竟被他诈死逃脱,且打入廷尉狱好生看押,不许饿死了,到六月底这天再当众弃市。”
刘备称帝的最大合法性来源,就在于他平定了从董卓开始直到李傕郭汜的叛乱、北伐关中还于旧都。
但董卓是死在王允任期内的,李傕郭汜都是死在战场上,没有被明正典刑。难得有个教唆主犯可以公开处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宣示新皇合法性的机会了。
因为刘备现在还没称帝,所以他也就没有设廷尉(雒阳那边的廷尉是华歆,现在去了邺城)。
刘备这边廷尉系统下最大的属官只是廷尉正,秩千石,由法正担任,可以在没有廷尉的情况下代理廷尉的事务。
刘备显然是最近两年总算认清了法正这人“睚眦必报”适合做“孤臣”的特性,想登基后搞点新帝气象、人事制度变法以对抗袁绍的九品官人法,所以让法正来执掌司法,到时候把反对变法的死硬者想办法搞掉,继续让他干得罪人的事儿。
这样“低品秩、高实权”的授官情况在刘备目前的九卿、六曹班底中还广泛存在着,也为刘备麾下的很多心腹文武之前年龄不够、官位资历较低提供了缓冲。
比如鲁肃、法正这些跟随较早但才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谋士,要直接当九卿是有难度的,刘备称帝前他们官职都不高。哪怕他们“从龙”早于钟繇荀攸,也比钟、荀这些四五十岁的人有劣势。
鲁肃相对好一点,毕竟是一州的布政使了,法正却连秩两千石的太守都没当过,当廷尉正之前一直是右扶风长史,谁让他才二十二呢,又没有李素那么铁的功劳。
不过只要后续登基变法实施得好,法正也是可以转正的,这就是刘备为他设计的快速升迁通道,用当孤臣得罪人的代价换。
法正今天也在跟刘备来迎接之列,闻言立刻吧贾诩带了下去,保证好好看押绝对不出意外。当天回到牢里就让人把贾诩彻底五花大绑、牙齿全部敲了,每天灌粥,确保想绝食绝不了,想嚼舌也没牙嚼,养满半个月再砍。
……
诸葛亮跟刘备回城、在未央宫参加了庆功宴后,就回寓所歇息。刘备给了他好多天的假,基本上能歇到刘备登基之前。
诸葛亮因为如今不是京官身份了,在长安也暂时没有正式的府邸,只是买了些豪宅作为寓所,门口连匾额都不挂那种。他歇了一天后,想起该去拜访李师,顺便打听一下长安这边的政坛近况,就随便让家里仆役准备点礼物上门。
诸葛亮已经很久没在长安住了,去年他跟着李素南巡、一直到武关战役逼降桥蕤,他才短暂回到长安。此后李素倒是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但诸葛亮很快又被派出去支援关羽,忙到现在才回。
所以他对长安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派人去市上置办礼物的时候,才发现长安的市井气象都跟去年很不一样了。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商业氛围极为浓厚,哪怕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都得每隔两三天就出门购物,这种商业氛围原本是绝对没有的。
事实上,自从刘备之前把租庸调法变为租庸调输法后,这些大型都市的商业井喷已经到了比唐朝还繁荣的程度,只是比宋朝弱。
因为粮食交易不用额外交税,运费可以折抵硬通,长安周边二百里内的百姓都种蔬菜不种粮食了,粮食全部吃外地产运来的。
买米可以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买一次,反正米面是干燥的保质期很长。买菜却不能隔那么久,因为新鲜的菜保质期很短。于是长安城里普通平民的商业交易频率都比变法前提高了十倍。
而诸葛亮看到的新气象,就是去年同期,长安普通百姓只能吃便于长期储运的腌菜、干菜,现在基本上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而且新鲜菜的价格居然还比去年的干菜便宜。
这一切,之前只有那些关心农桑民政的官员能感受到,比如当初来刘备这儿出使的袁涣,他是通过观察沿途百姓的农耕注意到的。
但对普通大众来说,这一切就是入夏之后才发生的,因为菜种在地里需要至少大半个季度的时间生长。袁涣当初看到的是田里还没长成的,诸葛亮看到的却是百姓实实在在吃到嘴里的。
“咱和李师组织的租庸调输变法,居然对百姓有那么大的额外好处,当初推行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变法之利害,果然不是定法之人可以事前全部料到的。还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尤其是他打听到在长安周边圈地建庄组织贫民佃农种菜、并且给指导价包销的,是甄家的主意后,诸葛亮就愈发觉得自己家在这一生意上明显眼光窄了。
诸葛亮一路观察民情,内心不禁又引用了一句李素说过的名言,同时他内心对于刘备称帝后即将开始动刀子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愈发期待和慎重起来了。
诸葛亮胡思乱想之间,已经抵达了右将军府,他来这儿当然不用通报,门外的侍卫直接就放进去了。
诸葛亮看到府门内就有不少工匠在刷新装饰,还有人在定制匾额、替换飞檐斗拱的木质零件,一副大兴土木之状。
走入正堂,见到李素,行了礼后,诸葛亮孝敬地问起李素怎么想到修房子,莫非将来还准备住这。
李素谈笑风生地说:“旧遗的三公府邸哪有我这儿气派。搬了府邸还得里面重修,划不来,就直接把门面换了,陛下准了的。”
诸葛亮连忙问:“哦?陛下……要授您三公之位?不用另设新职?先恭喜了。”
李素随口说道:“先当司空吧,新帝践祚,不宜骤增高位,咱不学袁绍,袁绍那边让刘和一登基就搞各种前所未见的爵赏,闹得唯恐天下人不知刘和是傀儡似的。
咱要让陛下注意恩自上出。所以,先三公就行了,阿亮,你不是外人,这些话我才不瞒你。将来袁绍、曹操、孙策迟早是要覆灭的,覆灭他们的过程中,谁得了首功,不得大大升赏?
如果现在就是丞相、大将军了,那这一切做完之后,该如何升?岂不是升无可升?正好这次云长确实大意战败了,虽然后来你帮他挽回了局面,但毕竟不是他亲自将功折罪。
陛下也不想示天下人‘任人唯亲、只看从龙资历’,为了公允,这次就让云长先当太尉。将来大破袁绍,再当大将军不迟。
翼德倒是可以为车骑将军,这也是陛下让天下人知道,官职高低和亲疏资历没有绝对的关系,翼德也是可以和云长平起平坐的。”
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偶尔高于三公,有时与三公并列(霍去病时期的骠骑将军高于三公)。而车骑将军则是一贯三公并列的。
关羽当太尉张飞当车骑的话,就是完全并列了。
那些顶级的将军位,本来就没规定要时时刻刻封满,可以留着作为以后灭诸侯之功的上升空间。
诸葛亮听到这儿,才意识到自己预估的众人的升赏估高了——刘备这样才是爱惜臣僚,真一步到顶的都是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是天子被人挟持时才有的恶例。
李素见他出神,还以为诸葛亮是在担心“关羽都不是大将军了,那我怎么做大将军司马”,所以立刻安慰他:
“云长被暂时平抑与你无关,你这次建功超出预期,才扭转败局。所以陛下登基之后,你的实授职务只会高于原定。我为你争取了太尉长史、兼领河东太守。
三公没有司马,属官以长史为最高。但云长这个太尉还是会负责与袁绍的作战的,你还是可以辅佐其民政后勤、战策方略。”
诸葛亮连忙解释:“不不不您误会了,弟子并非担忧自己前途,官职于我并不重要。对了,陛下以您为司空,那军职是否还……”
李素:“军职当然还是要的,我是卫将军、领司空事。”
——
PS:大段的战争戏之后,切换到登基新政的内政戏,需要一定的过渡,大家别嫌流水账。
河东战场上,诸葛亮最后是在六月初三结束了攻克闻喜县、收复湅水流域全部城池的战役,并把张辽的残部逼退到东垣,双方隔着中条山对峙。
略微修整了两三天,安民救火修复城池,把诸事安排妥当后,诸葛亮留下了张任守城,同时徐晃回到郡治安邑固守、为第一线的张任背后提供一个支撑点。
之前带来的援军兵力,也大半留下,继续协助防守地方。诸葛亮本人只是带着典韦和一部分骑兵部队,回长安献俘报功。
一行人六月初六启程,水路顺流而下两日即抵达蒲坂津,渡过黄河进入渭水,又走了三天,在十一日抵达长安。距离刘备的登基大典,还有将近二十天,时间很是宽裕。
刘备现在还没称帝,在“礼贤下士”的问题上也没那么多避忌,所以亲自出城迎接。
不过诸葛亮毕竟年轻,地位也不能跟关羽相比,所以不可能跟迎关羽时那样出城百里迎至新丰。只能是出城三十里,不渡过灞水,在灞上等候。
刘备姿态诚恳地感谢了诸葛亮首战即获奇功、不但破了贾诩,还为关羽的成功撤退提供了决定性的辅助。
言谈之间,刘备连连嘉许,这才想起诸葛亮因为还差几个月才十八,至今没有取字,便问起这事儿。
诸葛亮也坦言,说兄长曾和他讨论过取字的事儿,只是年岁未到所以没用。刘备就问诸葛瑾和他商量的字是什么,让他赶紧用,诸葛亮才总算是正式有字“孔明”。
拖不得啊,当初马超就是拖了许久,因为年纪不到没字,结果都立了两场战功,明明都能顶门立户了还拖着,逼得刘备给他赐了字。
诸葛亮现在各方面都立过一些功劳了,眼看要身居显职,没个字成何体统。
这一幕,看得其他陪刘备来迎接凯旋之师的文官颇为羡慕:因为上赶着要给高位升官发财,才火线取字,这是何等荣耀。
聊完这些嘘寒问暖和感谢之后,诸葛亮才请示该如何交接处置贾诩。
贾诩被押在囚车里,神情委顿,这些天都没怎么吃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当众弃市的羞辱,打算提前饿死自己。
刘备看了一眼,义正词严地宣判:“此贼仅当年教唆李傕郭汜谋反之罪,便当族诛。竟被他诈死逃脱,且打入廷尉狱好生看押,不许饿死了,到六月底这天再当众弃市。”
刘备称帝的最大合法性来源,就在于他平定了从董卓开始直到李傕郭汜的叛乱、北伐关中还于旧都。
但董卓是死在王允任期内的,李傕郭汜都是死在战场上,没有被明正典刑。难得有个教唆主犯可以公开处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宣示新皇合法性的机会了。
因为刘备现在还没称帝,所以他也就没有设廷尉(雒阳那边的廷尉是华歆,现在去了邺城)。
刘备这边廷尉系统下最大的属官只是廷尉正,秩千石,由法正担任,可以在没有廷尉的情况下代理廷尉的事务。
刘备显然是最近两年总算认清了法正这人“睚眦必报”适合做“孤臣”的特性,想登基后搞点新帝气象、人事制度变法以对抗袁绍的九品官人法,所以让法正来执掌司法,到时候把反对变法的死硬者想办法搞掉,继续让他干得罪人的事儿。
这样“低品秩、高实权”的授官情况在刘备目前的九卿、六曹班底中还广泛存在着,也为刘备麾下的很多心腹文武之前年龄不够、官位资历较低提供了缓冲。
比如鲁肃、法正这些跟随较早但才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谋士,要直接当九卿是有难度的,刘备称帝前他们官职都不高。哪怕他们“从龙”早于钟繇荀攸,也比钟、荀这些四五十岁的人有劣势。
鲁肃相对好一点,毕竟是一州的布政使了,法正却连秩两千石的太守都没当过,当廷尉正之前一直是右扶风长史,谁让他才二十二呢,又没有李素那么铁的功劳。
不过只要后续登基变法实施得好,法正也是可以转正的,这就是刘备为他设计的快速升迁通道,用当孤臣得罪人的代价换。
法正今天也在跟刘备来迎接之列,闻言立刻吧贾诩带了下去,保证好好看押绝对不出意外。当天回到牢里就让人把贾诩彻底五花大绑、牙齿全部敲了,每天灌粥,确保想绝食绝不了,想嚼舌也没牙嚼,养满半个月再砍。
……
诸葛亮跟刘备回城、在未央宫参加了庆功宴后,就回寓所歇息。刘备给了他好多天的假,基本上能歇到刘备登基之前。
诸葛亮因为如今不是京官身份了,在长安也暂时没有正式的府邸,只是买了些豪宅作为寓所,门口连匾额都不挂那种。他歇了一天后,想起该去拜访李师,顺便打听一下长安这边的政坛近况,就随便让家里仆役准备点礼物上门。
诸葛亮已经很久没在长安住了,去年他跟着李素南巡、一直到武关战役逼降桥蕤,他才短暂回到长安。此后李素倒是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但诸葛亮很快又被派出去支援关羽,忙到现在才回。
所以他对长安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派人去市上置办礼物的时候,才发现长安的市井气象都跟去年很不一样了。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商业氛围极为浓厚,哪怕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都得每隔两三天就出门购物,这种商业氛围原本是绝对没有的。
事实上,自从刘备之前把租庸调法变为租庸调输法后,这些大型都市的商业井喷已经到了比唐朝还繁荣的程度,只是比宋朝弱。
因为粮食交易不用额外交税,运费可以折抵硬通,长安周边二百里内的百姓都种蔬菜不种粮食了,粮食全部吃外地产运来的。
买米可以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买一次,反正米面是干燥的保质期很长。买菜却不能隔那么久,因为新鲜的菜保质期很短。于是长安城里普通平民的商业交易频率都比变法前提高了十倍。
而诸葛亮看到的新气象,就是去年同期,长安普通百姓只能吃便于长期储运的腌菜、干菜,现在基本上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而且新鲜菜的价格居然还比去年的干菜便宜。
这一切,之前只有那些关心农桑民政的官员能感受到,比如当初来刘备这儿出使的袁涣,他是通过观察沿途百姓的农耕注意到的。
但对普通大众来说,这一切就是入夏之后才发生的,因为菜种在地里需要至少大半个季度的时间生长。袁涣当初看到的是田里还没长成的,诸葛亮看到的却是百姓实实在在吃到嘴里的。
“咱和李师组织的租庸调输变法,居然对百姓有那么大的额外好处,当初推行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变法之利害,果然不是定法之人可以事前全部料到的。还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尤其是他打听到在长安周边圈地建庄组织贫民佃农种菜、并且给指导价包销的,是甄家的主意后,诸葛亮就愈发觉得自己家在这一生意上明显眼光窄了。
诸葛亮一路观察民情,内心不禁又引用了一句李素说过的名言,同时他内心对于刘备称帝后即将开始动刀子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愈发期待和慎重起来了。
诸葛亮胡思乱想之间,已经抵达了右将军府,他来这儿当然不用通报,门外的侍卫直接就放进去了。
诸葛亮看到府门内就有不少工匠在刷新装饰,还有人在定制匾额、替换飞檐斗拱的木质零件,一副大兴土木之状。
走入正堂,见到李素,行了礼后,诸葛亮孝敬地问起李素怎么想到修房子,莫非将来还准备住这。
李素谈笑风生地说:“旧遗的三公府邸哪有我这儿气派。搬了府邸还得里面重修,划不来,就直接把门面换了,陛下准了的。”
诸葛亮连忙问:“哦?陛下……要授您三公之位?不用另设新职?先恭喜了。”
李素随口说道:“先当司空吧,新帝践祚,不宜骤增高位,咱不学袁绍,袁绍那边让刘和一登基就搞各种前所未见的爵赏,闹得唯恐天下人不知刘和是傀儡似的。
咱要让陛下注意恩自上出。所以,先三公就行了,阿亮,你不是外人,这些话我才不瞒你。将来袁绍、曹操、孙策迟早是要覆灭的,覆灭他们的过程中,谁得了首功,不得大大升赏?
如果现在就是丞相、大将军了,那这一切做完之后,该如何升?岂不是升无可升?正好这次云长确实大意战败了,虽然后来你帮他挽回了局面,但毕竟不是他亲自将功折罪。
陛下也不想示天下人‘任人唯亲、只看从龙资历’,为了公允,这次就让云长先当太尉。将来大破袁绍,再当大将军不迟。
翼德倒是可以为车骑将军,这也是陛下让天下人知道,官职高低和亲疏资历没有绝对的关系,翼德也是可以和云长平起平坐的。”
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偶尔高于三公,有时与三公并列(霍去病时期的骠骑将军高于三公)。而车骑将军则是一贯三公并列的。
关羽当太尉张飞当车骑的话,就是完全并列了。
那些顶级的将军位,本来就没规定要时时刻刻封满,可以留着作为以后灭诸侯之功的上升空间。
诸葛亮听到这儿,才意识到自己预估的众人的升赏估高了——刘备这样才是爱惜臣僚,真一步到顶的都是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是天子被人挟持时才有的恶例。
李素见他出神,还以为诸葛亮是在担心“关羽都不是大将军了,那我怎么做大将军司马”,所以立刻安慰他:
“云长被暂时平抑与你无关,你这次建功超出预期,才扭转败局。所以陛下登基之后,你的实授职务只会高于原定。我为你争取了太尉长史、兼领河东太守。
三公没有司马,属官以长史为最高。但云长这个太尉还是会负责与袁绍的作战的,你还是可以辅佐其民政后勤、战策方略。”
诸葛亮连忙解释:“不不不您误会了,弟子并非担忧自己前途,官职于我并不重要。对了,陛下以您为司空,那军职是否还……”
李素:“军职当然还是要的,我是卫将军、领司空事。”
——
PS:大段的战争戏之后,切换到登基新政的内政戏,需要一定的过渡,大家别嫌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