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拜宰相后,虽值国事之际,没有接受庆贺。

    但是家里也拦不住亲戚往来。

    一辆写着‘杨’字灯笼的车马停在章府府前。

    杨氏在儿媳张氏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杨氏看着章府的门第驻足看了许久。

    杨氏想起了当年千里迢迢,从扬州至浦城见章实,章越的事,希望他们能接受自己的条件,接受章改籍之事实,消除兄弟二人心底的怨气。

    身为前翰林学士杨亿的族亲,杨氏自幼也得过杨亿悉心的教导,曾被叹息若不是女儿身,也是可以出来做官的。

    杨氏是很自负的人,从她成婚后,车马仍用着‘杨’字标识的器物便知道。

    而且杨氏也是持家有方,如今章俞的家业,一大半都是杨氏赚来的。甚至章俞章仕途上一些要紧的关系,也是杨氏出钱打点的。

    不过杨氏千料万料也没料到一点,章越居然可以一飞冲天,官至宰相。连章直也年纪轻轻,官居一路经略使。

    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初杨氏眼底章越固是可造之材,但不如章远矣。

    人家章俞肯从九天之上伸出一只手,扶你章越登高一步,但你却因一己意气给拒绝了。身处蓬蒿,却不懂得借势而上,这就是最大的不智所为。

    哪知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天不负少年志,一介寒门竟凭自己中了状元,而今……

    杨氏承认自己看走眼,看着章府门前贺客。当初自持为章府的贵人,今也成了贺客中的一人。

    看着这些匆忙急切的贺客,仿佛章府门前这条门槛,只要跨过去便可以一步登天了。

    “母亲,小心。”

    杨氏点点头对张氏道:“今日章府贺客如云,也不知能不能见上一面。但既是来了,也就当走亲戚了。”

    张氏恭顺地称是。

    她知道章越之妻吴十七娘对杨氏从来是不待见的。

    当然大户的闺阁人家面上都是春风,但是软钉子或一点细故,总是让你如同生吞了黄连一般。

    徐氏不由心道,当初章越的婚事,不是杨氏在其中撮合的吗?

    怎么十七娘丝毫没念自己婆婆的情呢?

    难道女子都是这般忘恩负义之人。

    杨氏,张氏步入了章府,得知章越今日宿直,并不在府中。

    杨氏心底有些失落,章越这些年对她一直是恭恭敬敬,年节问候都不落下。若她今日来,章越再忙也会见自己。她本待是见一见章越,也为章以后铺一条路。

    到了章越这个位置,不暗中下绊就已是天大的人情了。今日来章府拜会的官员,亲眷,大多也是表达一个态度。

    见不到章越,那么见见于氏和十七娘也是可以。

    杨氏和张氏经过垂花门,再穿过一条抄手游廊,便到了偏厅里落座。

    偏厅里布置得整齐,大朱红色的幔帐,满地铺了柔软毡毯,墙脚盆景里的富贵树,及万年长青的绿竹,以及一色八成新的家具。

    上了的茶则是‘小龙团’。

    这一切处处预示着一个新贵之家,有些仓促,准备不足,但一切又那么欣欣向荣。

    几个接待伺候人的女使出来给杨氏告罪。

    杨氏心底虽不满意,但面上仍是淡淡地笑了笑。她很善于与这些贵人身边服侍的人打交道,以符合她们口味来说话,让她们有等错觉似与他们的主人平起平坐了一般。

    章府的女使说话都很有分寸,并没有因主家如何如何便飘了,这令杨氏看到章府规矩之严,正是一个家族正在冉冉上升之势。

    对方走后,杨氏便与张氏挑剔,方才章家礼数哪里,哪里不够周全,哪里哪里器物摆放不够得体。透着人家毕竟还是骤然上来的,底蕴说到底还是不够的意思。

    张氏听了就是浅笑,也不搭话。

    片刻后于氏在儿媳吕氏搀扶下来了。

    两边坐下说话,于氏当年与杨氏有芥蒂,但这么多年也淡了。

    问询了身子后,二人也是感慨岁月不饶人。于氏是章家长媳,吕氏是长孙媳,乃支撑起一家门户的人,其实她们来见已是足矣。

    但杨氏还是打探道:“十七房里不知是哪家客人?”

    于氏道:“是鲁国公府的客人。”

    杨氏方才明白,自己错怪了。

    鲁国公府就是曾公亮的府上。

    于氏解释道:“好像听十七说鲁国公身子不太好,怕是日子不多了,故想要个良谥配享,也是荫庇后世子孙的意思。”

    “所以借着今日登门道贺三郎拜相,她的家人便找到十七了,也是念在同乡的情谊上,帮一帮忙的意思。”

    一旁张氏也是释然,为何十七娘没见自己,确实有更重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