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耐心道:“原本我和青筠在流体力学实验室里就设立了一个‘厄尔尼诺现象研究团队’,由一个叫匡松林的博士负责,匡博士根据我俩的研究计划,带队进行了很多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深入研究,但都是基于夏国气象中心提供的气象数据,只能判断出在今年六月时有31%左右的概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后来今年二月,欧洲气象中心依约对我和青筠共享了有关气候异变、极端天气的全部数据,我和青筠便决定亲自带着匡松林团队对原本的厄尔尼诺预测模型进行优化……”
说到这里秦克微叹道:“不得不感叹,欧洲在气象数据方面实在远远比我国的数据详细得多。得益于对这些庞大的、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异常气候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我和青筠发现了不少新的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也越来越完善,才最终达成目前相对准确的预测成果。”
夏国在气象气候方面的研究实在算不上先进,别的不提,光是气象卫星的数量就与西方国家差距悬殊。
米国的气象卫星有接近3000颗,欧洲的总数稍逊于米国,但差距很微小,而夏国才有多少颗气象卫星?21颗!连人家的零头也追不上。
而且在分辨率、灵敏度、可靠性方面,米国、欧洲的气象卫星也胜出夏国的气象卫星太多……比如欧洲去年年底发射的第三代成像卫星,获取的数据量是第二代的100倍,传送到地面图像将比第二代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提升一倍,几乎实现了实时刷新,它还搭载了首台被称为“闪电成像仪”的雷电探测装置,能辨别出严重雷雨等极端天气的演变趋势并提前进行预警。
夏国呢?第二代气象卫星的技术都还没吃透,第三代气象卫星才刚刚开始“画蓝图”……
硬件方面的差距就如此明显,更别说理论方面了,超过九成以上的基础理论都来自于西方国家。
起码在气候气象方面的研究,夏国还有很长的追赶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秦克和宁青筠顶着全世界质疑的压力,成功预测了这次厄尔尼诺后,CC1台激动地插播新闻进行“炫耀”的原因。
——实在是落后太多,好不容易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国家又怎会不激动不兴奋?
但如果秦克不是在去年与欧洲气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能拿到那边提供的海量数据,还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想做到这么精准的推演和预测几乎不可能。
当然,秦克和宁青筠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取得这么大的进展,也与流体力学实验室招到了大批出色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有关。
宁宗训听得很认真,听罢又问道:“小克啊,你和青筠有没有写关于这次厄尔尼诺现象详细的预测报告?包括如何建立预测模型、里面有哪些你刚才提及的因子?”
秦克暗想,自己岳父对于气候异常的关注度果然很高,不知道他和岳母的研究所,对这个全球气候异常的研究有多深入?
但这些高度保密的研究资料肯定是不会与他共享的。
秦克也不太需要就是了,他甚至有信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已超过了岳父岳母研究所里的研究成果。
如果他没猜错,岳父岳母在那神秘研究所带队研究的核心项目,就是那段神秘信息里记载着大概设计思路和技术原理的“诺亚方舟”和“空中堡垒”,而不是全球气候异常。
哪怕有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不会是主要研究方向,毕竟前面也说了,夏国在气象方面的水平落后太多,想找到气候异变的根源实在太难了,不如根据相关的蓝图信息,研究“诺亚方舟”和“空中堡垒”来得实际和靠谱。
秦克一边想着,一边取出一份刚打印出来没多久的厚厚文件道:“有。这是我最近抽空整理团队数据和研究成果写出来的论文,里面详细写了我和青筠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未来影响推演》?”宁宗训好奇地接过,一作是秦克、宁青筠、匡松林,二作则有几十人之多,估计秦克将这个厄尔尼诺团队的其余人都列为二作了。
秦克点头道:“是的,这是中文版,还有英文版和德文版。我昨天晚上才写好,今天早上起床后又打印出来检查了一遍,打算待会投稿到《自然》,并上传到arXiv上。”
秦克投稿到《自然》而不是《科学》,倒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如果硬要说的话,与《自然》主编理查·劳顿先生的关系还不错应该算是个理由吧?
之前那篇《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概述》的论文发表在《自然》并作为《自然》的封面文章推荐后,主编理查·劳顿先生就不时发邮件给秦克约稿,还承诺了包括尽可能给予20万美元的稿费与封面文章、编辑重点推荐等条件。
相对而言,《科学》就没这么低资态了,此时秦克自然而言就选择了《自然》。
宁宗训本想说一句这属于领先世界的预测技术了吧,当成论文发出去不要紧吗?
但他想到秦克素有分寸,便没多嘴。
^.^,
说到这里秦克微叹道:“不得不感叹,欧洲在气象数据方面实在远远比我国的数据详细得多。得益于对这些庞大的、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异常气候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我和青筠发现了不少新的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也越来越完善,才最终达成目前相对准确的预测成果。”
夏国在气象气候方面的研究实在算不上先进,别的不提,光是气象卫星的数量就与西方国家差距悬殊。
米国的气象卫星有接近3000颗,欧洲的总数稍逊于米国,但差距很微小,而夏国才有多少颗气象卫星?21颗!连人家的零头也追不上。
而且在分辨率、灵敏度、可靠性方面,米国、欧洲的气象卫星也胜出夏国的气象卫星太多……比如欧洲去年年底发射的第三代成像卫星,获取的数据量是第二代的100倍,传送到地面图像将比第二代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提升一倍,几乎实现了实时刷新,它还搭载了首台被称为“闪电成像仪”的雷电探测装置,能辨别出严重雷雨等极端天气的演变趋势并提前进行预警。
夏国呢?第二代气象卫星的技术都还没吃透,第三代气象卫星才刚刚开始“画蓝图”……
硬件方面的差距就如此明显,更别说理论方面了,超过九成以上的基础理论都来自于西方国家。
起码在气候气象方面的研究,夏国还有很长的追赶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秦克和宁青筠顶着全世界质疑的压力,成功预测了这次厄尔尼诺后,CC1台激动地插播新闻进行“炫耀”的原因。
——实在是落后太多,好不容易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国家又怎会不激动不兴奋?
但如果秦克不是在去年与欧洲气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能拿到那边提供的海量数据,还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想做到这么精准的推演和预测几乎不可能。
当然,秦克和宁青筠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取得这么大的进展,也与流体力学实验室招到了大批出色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有关。
宁宗训听得很认真,听罢又问道:“小克啊,你和青筠有没有写关于这次厄尔尼诺现象详细的预测报告?包括如何建立预测模型、里面有哪些你刚才提及的因子?”
秦克暗想,自己岳父对于气候异常的关注度果然很高,不知道他和岳母的研究所,对这个全球气候异常的研究有多深入?
但这些高度保密的研究资料肯定是不会与他共享的。
秦克也不太需要就是了,他甚至有信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已超过了岳父岳母研究所里的研究成果。
如果他没猜错,岳父岳母在那神秘研究所带队研究的核心项目,就是那段神秘信息里记载着大概设计思路和技术原理的“诺亚方舟”和“空中堡垒”,而不是全球气候异常。
哪怕有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不会是主要研究方向,毕竟前面也说了,夏国在气象方面的水平落后太多,想找到气候异变的根源实在太难了,不如根据相关的蓝图信息,研究“诺亚方舟”和“空中堡垒”来得实际和靠谱。
秦克一边想着,一边取出一份刚打印出来没多久的厚厚文件道:“有。这是我最近抽空整理团队数据和研究成果写出来的论文,里面详细写了我和青筠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未来影响推演》?”宁宗训好奇地接过,一作是秦克、宁青筠、匡松林,二作则有几十人之多,估计秦克将这个厄尔尼诺团队的其余人都列为二作了。
秦克点头道:“是的,这是中文版,还有英文版和德文版。我昨天晚上才写好,今天早上起床后又打印出来检查了一遍,打算待会投稿到《自然》,并上传到arXiv上。”
秦克投稿到《自然》而不是《科学》,倒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如果硬要说的话,与《自然》主编理查·劳顿先生的关系还不错应该算是个理由吧?
之前那篇《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概述》的论文发表在《自然》并作为《自然》的封面文章推荐后,主编理查·劳顿先生就不时发邮件给秦克约稿,还承诺了包括尽可能给予20万美元的稿费与封面文章、编辑重点推荐等条件。
相对而言,《科学》就没这么低资态了,此时秦克自然而言就选择了《自然》。
宁宗训本想说一句这属于领先世界的预测技术了吧,当成论文发出去不要紧吗?
但他想到秦克素有分寸,便没多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