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被灭后,大明很多小将都被封爵,虽然只是子爵和男爵,但同样可以光耀门楣,要知道他们以前可是普通百姓。
此后,国子监一些有抱负的监生纷纷要求加入护国军,对这些身体素质不错又有文化的国子监监生的要求,朱慈烺来者不拒。
等护国军结束假期,朱慈烺要让他们跟着这些监生学习文化,作为大明未来新一代将领,他们必须看懂军事地图和情报。
神武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朱慈烺正在考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这时胡宝进来禀告:
“皇爷,大明内阁首辅李邦华和几位阁臣求见!”
朱慈烺以为他们来讨论江南之事,点点头道:
“召!”
“遵旨!”
胡宝退出大殿去召李邦华等阁臣!
很快,李邦华,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五人走进乾清宫,对神武皇帝躬身施礼:
“臣等,参见陛下!”
朱慈烺微微一笑:
“免礼,赐座!”
“谢陛下天恩!”
五人谢恩,随后小心翼翼在一旁锦凳上落座。
朱慈烺现在本不想谈论江南之事,他想让流寇继续折磨南方士绅一段时间,目光在几个老头脸上一扫而过,笑道:
“朕想休息几日再上朝,不知道诸位阁老见朕何事?”
李邦华急忙拱手道:
“陛下御驾亲征近一年非常辛苦,臣能理解,如今大明局势日渐安稳,北方百姓安居乐业,可谓盛世,陛下完全能多歇息几日再上朝。
在陛下英明率领下,大明文武官员日趋年轻化,陛下定能率领他们真正中兴大明,老臣今日求见陛下并非催陛下上朝,而是希望陛下能够答应让老臣致仕……”
李邦华说罢,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四人立即起身拱手道:
“陛下,如今大明人才济济,臣等年事已高,如果继续留在重要高位之上,肯定会影响陛下英明决策的快速有效推行,请陛下准许臣等致事回乡养老……”
五人说罢,突然一起跪倒在朱慈烺面前:
“请陛下让老臣致仕!”
古代致仕相当于后世的退休,中国很早即有明确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70岁退休,法定时间从周代开始。
退休年龄发生重大调整,从洪武十三年二月开始,明太祖朱元璋:
“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60岁退休,首现中国历史。
较之于文官,武职官员工作性质特殊,60岁很难有相应的体力。
洪武十八年八月,明太祖又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武职官员的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
明孝宗时,又出现了内退规定,如果官员主动提出退休,40岁也会被批准。
与这种提前退休相对应的,则是延迟退休,明成祖登基时,一度恢复70岁退休古制。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成大批官员被杀。
实行延迟退休,与当时的人才短缺有关。
所以,明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上都维持在60—70岁之间。
退休的明代官员,还能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
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并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
退休的明代官员,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可以参加官方的宴会、祭祀活动等。
经济待遇则变化很大,明初执行仕官食原俸的规定,即工资照拿。
但好景不长,这种规定不久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
生活特殊困难的,享受低保:“有司月给米二石,修其身”。
这种终身低保毕竟太少,对官员并无多少吸引力,所以同样存在到龄不愿退休的官员。
这种官员,通常会受到弹劾,而对主动退休的官员,朝廷则给予鼓励。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专门下诏:
“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有些官员主动退休,通常还有政治安全的考虑,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刚满60岁就主动请辞。
朱元璋很高兴,派人把他风光地送回老家,还重重地赏了刘基许多财物。
……
朱慈烺开始还以为几个文官前来讨论有关江南之事,哪知道他们却是来要求退休的。
说实话,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还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真的应该好好享受晚年。
程国祥,李邦华,姜逢员,孟兆祥都已经近七十岁,大明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朱慈烺真的不想让他们倒在工作岗位上。
被大雪隔在漠南时,朱慈烺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大明内阁应该年轻化了,可他却不忍心提出让阁老们退休。
李邦华在崇祯自挂东南枝后全家自尽,孟兆祥作为一个文官死战不退,最后战死全家被杀,程国祥更是退休后穷死家中。
这几位阁臣能力出众,都是朱慈烺亲自提拔上来的,他对每一位都很尊敬,只要他们不犯大错,不主动提出致仕,朱慈烺绝不勉强。
“诸位阁老,快快免礼平身!”
朱慈烺立即起身,伸手扶起他们道:
“几位老大人啊,你们这不是为难朕吗?大明刚刚平定建奴和鞑子,你们突然提出致仕,别人会说朕卸磨杀驴的,朕绝不答应……”
李邦华等人感激同时,突然老脸一红,神武皇帝居然把他们几位大儒比作拉磨的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此后,国子监一些有抱负的监生纷纷要求加入护国军,对这些身体素质不错又有文化的国子监监生的要求,朱慈烺来者不拒。
等护国军结束假期,朱慈烺要让他们跟着这些监生学习文化,作为大明未来新一代将领,他们必须看懂军事地图和情报。
神武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朱慈烺正在考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这时胡宝进来禀告:
“皇爷,大明内阁首辅李邦华和几位阁臣求见!”
朱慈烺以为他们来讨论江南之事,点点头道:
“召!”
“遵旨!”
胡宝退出大殿去召李邦华等阁臣!
很快,李邦华,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五人走进乾清宫,对神武皇帝躬身施礼:
“臣等,参见陛下!”
朱慈烺微微一笑:
“免礼,赐座!”
“谢陛下天恩!”
五人谢恩,随后小心翼翼在一旁锦凳上落座。
朱慈烺现在本不想谈论江南之事,他想让流寇继续折磨南方士绅一段时间,目光在几个老头脸上一扫而过,笑道:
“朕想休息几日再上朝,不知道诸位阁老见朕何事?”
李邦华急忙拱手道:
“陛下御驾亲征近一年非常辛苦,臣能理解,如今大明局势日渐安稳,北方百姓安居乐业,可谓盛世,陛下完全能多歇息几日再上朝。
在陛下英明率领下,大明文武官员日趋年轻化,陛下定能率领他们真正中兴大明,老臣今日求见陛下并非催陛下上朝,而是希望陛下能够答应让老臣致仕……”
李邦华说罢,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四人立即起身拱手道:
“陛下,如今大明人才济济,臣等年事已高,如果继续留在重要高位之上,肯定会影响陛下英明决策的快速有效推行,请陛下准许臣等致事回乡养老……”
五人说罢,突然一起跪倒在朱慈烺面前:
“请陛下让老臣致仕!”
古代致仕相当于后世的退休,中国很早即有明确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70岁退休,法定时间从周代开始。
退休年龄发生重大调整,从洪武十三年二月开始,明太祖朱元璋:
“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60岁退休,首现中国历史。
较之于文官,武职官员工作性质特殊,60岁很难有相应的体力。
洪武十八年八月,明太祖又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武职官员的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
明孝宗时,又出现了内退规定,如果官员主动提出退休,40岁也会被批准。
与这种提前退休相对应的,则是延迟退休,明成祖登基时,一度恢复70岁退休古制。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成大批官员被杀。
实行延迟退休,与当时的人才短缺有关。
所以,明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上都维持在60—70岁之间。
退休的明代官员,还能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
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并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
退休的明代官员,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可以参加官方的宴会、祭祀活动等。
经济待遇则变化很大,明初执行仕官食原俸的规定,即工资照拿。
但好景不长,这种规定不久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
生活特殊困难的,享受低保:“有司月给米二石,修其身”。
这种终身低保毕竟太少,对官员并无多少吸引力,所以同样存在到龄不愿退休的官员。
这种官员,通常会受到弹劾,而对主动退休的官员,朝廷则给予鼓励。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专门下诏:
“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有些官员主动退休,通常还有政治安全的考虑,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刚满60岁就主动请辞。
朱元璋很高兴,派人把他风光地送回老家,还重重地赏了刘基许多财物。
……
朱慈烺开始还以为几个文官前来讨论有关江南之事,哪知道他们却是来要求退休的。
说实话,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还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真的应该好好享受晚年。
程国祥,李邦华,姜逢员,孟兆祥都已经近七十岁,大明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朱慈烺真的不想让他们倒在工作岗位上。
被大雪隔在漠南时,朱慈烺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大明内阁应该年轻化了,可他却不忍心提出让阁老们退休。
李邦华在崇祯自挂东南枝后全家自尽,孟兆祥作为一个文官死战不退,最后战死全家被杀,程国祥更是退休后穷死家中。
这几位阁臣能力出众,都是朱慈烺亲自提拔上来的,他对每一位都很尊敬,只要他们不犯大错,不主动提出致仕,朱慈烺绝不勉强。
“诸位阁老,快快免礼平身!”
朱慈烺立即起身,伸手扶起他们道:
“几位老大人啊,你们这不是为难朕吗?大明刚刚平定建奴和鞑子,你们突然提出致仕,别人会说朕卸磨杀驴的,朕绝不答应……”
李邦华等人感激同时,突然老脸一红,神武皇帝居然把他们几位大儒比作拉磨的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